close
大媒體潮 96
想在家裡裝一套,辦公室用慣的東西,會希望回家也有得用。」
所以諾特巴爾的動力來源不難理解。他認爲自由不受拘束的組織,比較容易碰上機會.,他希望大媒體 先進入商業市場,相信所有新科技都是先攻下商業市場,然後才移轉到消費市場。隨後幾年裡,全美科技 的大媒體策略將有兩大重心:精簡公司人事增加競爭力,以及追求商業市場。
聽起來不怎麼刺激?不過這可是精心設計的結果。全美科技的大媒體計畫〈審愼進取〉,公司營業區涵 蓋伊利諾、印第安那、密西根、俄亥俄和威斯康辛。基本上認爲大媒體不可能以光速前進,所以用不著心 急;全美科技沒有企圖購買有線公司或投資電影公司,也不曾宣布要花上百億美元建造尖端網路,僅有的 打算是和迪士尼及雨家貝爾合夥做點投資,甚至對此計畫守口如瓶。
不過全美科技並未全然置身事外,它投下四十四億美元資金,準備1 一〇〇〇年時替六百萬家用戶連上 大媒體網路,它只是喜歡低調處理合作計畫。除了和英代爾合作外,也和奇異電子(General Electric)合作 製造資訊軟體WinGopher,以便通行網路;想要製作節目的話,迪士尼是再好不過的現成夥伴。
全美科技的其他行動大半另闢蹊徑,不按鼓聲前進,以致和其他電話公司步伐不一,其經營目標都切 中今天的需要,而且循著現成鋪好的路穩紮穩打走向未來。
其實這種作法可能讓全美科技不贏不輸。不肯冒大險,便沒有機會爬上龍頭地位,也不致於滅頂。踏 實、謹愼推進,當然可以躱過險洞,這也正是諾特巴爾的願望,他說:「以前有人批評我們只會站在路邊 觀望,現在回過頭來說我們可能做對了。」他認爲大西洋貝爾和美西電話公司都過於冒進。
全站熱搜